Docker 学习笔记(六)网络

1. 网络基础知识

1.1 URL

  • URL:Uniform Resource Locator(统一资源定位符),网络中每一个资源对应的唯一地址

1.2 IP 地址

  • 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,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,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(MAC地址)。
  • 是32位二进制数据,通常以十进制表示,并以“.”分隔。IP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,用来标识网络中一个个主机,在本地局域网上是惟一的。

1.3 IP 协议

  • 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,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。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,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。

1.4 子网掩码

  • 互联网是由许多小型网络构成的,每个网络上都有许多主机,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结构。IP地址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地址分配的层次特点,将每个IP地址都分割成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,以便于IP地址的寻址操作。
  • 如果不指定,就不知道哪些位是网络号、哪些是主机号,这就需要通过子网掩码来实现。
  •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,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。
  • 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,左边是网络位,用二进制数字“1”表示;右边是主机位,用二进制数字“0”表示。
  • 假设IP地址为“192.168.1.1”子网掩码为“255.255.255.0”。其中,“1”有24个,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左边24位是网络号;“0”有8个,代表与此相对应的IP地址右边8位是主机号。
  • 例如:
    • 子网掩码是“255.255.255.0”的网络:最后面一个数字可以在0~255范围内任意变化,因此可以提供256个IP地址。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6-2,即254个,因为主机号不能全是“0”或全是“1”(二进制角度)。
    • 子网掩码是“255.255.0.0”的网络:后面两个数字可以在0~255范围内任意变化,可以提供255²个IP地址。但是实际可用的IP地址数量是255²-2,即65023个。
  • ip 地址后面加斜线 ‘',斜线后面的数字表示子网掩码中 ‘1’ 的数量,如:
    • xx.xx.xx.2/24: ip 地址为 xx.xx.xx.2,子网掩码为:255.255.255.0
    • xx.xx.xx.0/24:网段:xx.xx.xx.0,子网掩码:255.255.255.0

1.5 网关

  • 网关实质上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地址。
  • 比如有网络A和网络B,网络A的IP地址范围为“192.168.1.1~192.168.1.254”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0;网络B的IP地址范围为“192.168.2.1~192.168.2.254”,子网掩码为255.255.255.0。TCP/IP协议会根据子网掩码(255.255.255.0)判定两个网络中的主机处在不同的网络里。而要实现这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,则必须通过网关。
  • 如果网络A中的主机发现数据包的目标主机不在本地网络中,就把数据包转发给它自己的网关,再由网关转发给网络B的网关,网络B的网关再转发给网络B的某个主机。
  • 网关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的IP地址,具有路由功能的设备有路由器、启用了路由协议的服务器(实质上相当于一台路由器)、代理服务器(也相当于一台路由器)。

1.6 DNS 服务器

  • 域名与 IP 地址的转换工作成为域名解析,DNS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 。

2. 网络常用命令

  • IP 地址查看:ifconfigip addr
  • 连通性测试:
    • ping
    • telnet <ip or domain> <port>:测试端口的连通性
    • tracepath <ip or domain>:路径探测跟踪

3. Bridge 网络

Docker Bridge 网络

  • 默认创建的容器会连接到 docker0 linux bridge 上
  • 访问外网时,会进行 NAT 转换,转换为宿主机的 IP 地址,对于外网服务,并不知道是由 docker 发出的,而是认为是宿主机发出的
  • NAT:
    • NAT 主要为了解决 IPV4 地址数量不足的问题
    • IPV4 地址不足以使每个设备拥有一个 IP,因此有了 Public 和 Private 两种 IP 地址,我们的设备使用私有 IP,公网 IP 由网络提供商管理。
    • NAT就是,我们的设备出口流量时转为公网ip,收到返回后再转回私有ip
  • 创建 Bridge 网络:docker network create -d bridge <name>
  • 创建容器时指定 network:--network <docker-network-name>
  • 为容器[添加|移除]网络连接:docker network {connect|disconnect} <docker-network-name> <container-ID-or-Name>
  • 在容器中访问其他容器时,可通过 ip,也可通过container name(通过 docker network 提供的 dns 功能实现),默认的 bridge(ip addr: docker0,docker network ls:bridge) 不提供这个功能,只能通过 ip 访问,因此建议使用自己创建的 bridge
  • NAT 反过来(公网->私网)不行,docker 外网无法直接容器内部,因此需要进行端口映射:-p <宿主机port>:<容器port>
  • EXPOSE 指令:声明容器运行时提供服务的端口,这只是一个声明,在容器运行时并不会因为这个声明应用就会开启这个端口的服务。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,也就是 docker run -P 时,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。

4. Host 网络

  • 容器和宿主机使用同一个网络
  • docker network ls 可以查到一个 name 为 host 的网络,创建容器时使用 --network host 来使用 host 网络
  • docker network ls 还可以看到一个 name 为 none 的网络,意为 docker 仅创建容器,不要管网络了,由我们自己处理
  • 走 Bridge 会有 NAT 的性能损耗,使用 Host 理论上性能更好

5. 网络命名空间

  • Linux的Namespace(命名空间)技术是一种隔离技术,常用的Namespace有 user namespace, process namespace, network namespace等
  • 在Docker容器中,不同的容器通过Network namespace进行了隔离,也就是不同的容器有各自的IP地址,路由表等,互不影响。
0%